── 知識決定方向,心法決定態度,方法決定行動,策略決定長久
很多風友和家屬,面對滿天飛的復健資訊就像無頭蒼蠅,
拼命問、拼命查,卻越看越困惑。
其實中風復健你只要掌握四個核心:
知識、心法、方法與策略。
知識:先搞懂中風,才知道該做什麼
「知識」就是中風和復健的基本原理,讓你知道該做什麼、不該做什麼。
許多患者恢復得慢,是因為不了解中風,導致努力的方向錯了。
你要知道:
►你的位置哪?
不同腦區,問題不同,
像是左腦中風可能影響語言,右腦中風可能出現空間忽略。
小腦中風會影響平衡與協調,額葉中風則會影響情緒控制。
► 中風恢復的原理是什麼?
中風後,大腦壞掉的地方不會長回來,但健康腦區能「接手」原有的功能。
就像公司同事離職,其他人分擔工作一樣。練習越多,「工作交接」就越順利。
簡單來說:恢復靠「重組」,重組靠「練習」。
► 怎麼練習才會進步?
- 用進廢退:大腦會記得你常做的,忘記你不做的
- 不能太簡單,也不能太難:挑戰「剛好你做得到,但要認真才能完成」的事
- 生活即復健,復健即生活:治療室的練習沒有意義,直到你把他帶回家裡
► 中風可能有哪些問題?該怎麼面對?
• 高張力:
當你太緊張、太用力或感到不安全時,肌肉會自動變得緊繃。
放鬆心情,動作放慢,肌肉張力自然就不會那麼大。
• 肌肉緊繃:
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不動,肌肉會變得很僵硬。
短時間拉筋效果有限,要像拉橡皮筋一樣,每天持續幾個小時慢慢拉,肌肉才會逐漸變鬆。
• 垂足:
走路時腳掌會不自主往下垂,導致步伐不穩。
會隨著緊張程度加重,先配戴垂足板來固定腳踝,讓你走路更安心。
👍「知識」幫助你少走冤枉路,讓每次復健都有效果。
心法:讓你走得遠的心理準備
復健不只考驗身體,更考驗「心態」。
中風復健是一場馬拉松,不是短跑,慢慢來,心態對了,才走得遠。
你要告訴自己:
- 你中風了,但你正在變成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,更堅強、更有智慧、更懂得珍惜生命。
- 接受自己的現況,允許自己慢慢進步
- 復健追求的是「有效」,而不是「努力」
- 完美主義,是中風復健的大忌
- 不要問「我會不會好」,要問「今天要做什麼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」
- 寧願笨拙地動,也不要優雅地廢
👍「心法」決定你是堅持,還是放棄
方法:具體的訓練方式
「方法」是中風復健真正練習的部分,也是每天訓練的核心,
包含「練什麼」、「怎麼練」、「有哪些療法或工具」。
►練什麼?
把身體拆成一個一個關節,再想想看每個關節可以怎麼動。
舉例來說,上肢可以拆成「肩膀、手肘、手腕和手指」,
肩膀再拆成「往前抬、往後舉、往外側伸、往身體靠、往外轉和往內轉」
找出你哪個動作做不好,就是你的練習目標。
► 怎麼練?
找出你練習目標後,列出 100 種訓練的方法,從簡單排到難。
例如「肩膀往前舉」,你可以這樣排序:
- 躺著練:把患側手臂往天花板方向抬起,難度💎
- 坐著滑:坐在桌前,雙手放在毛巾或球上,往前滑動,難度 💎 💎
- 站著扶牆舉:站立面對牆壁,手貼牆慢慢往上滑,難度 💎 💎 💎
- 站著舉水瓶:站立時手握水瓶或輕啞鈴,將手臂往前舉,難度 💎 💎 💎 💎
- 拿東西放櫃子:拿水杯或物品放到櫃子裡,難度 💎 💎 💎 💎 💎
把難度切得越細,你越能循序漸進的練習。
► 有哪些療法或工具?
有時單靠自己復健不太順利,可以結合療法或工具,讓自己更輕鬆省力。
這些方法能降低訓練難度、減少肌肉緊繃,或直接刺激大腦促進修復。
- 手部輔具:例如 iOpen,幫助手指張開或握拳,改善手指僵硬和無力,讓你更容易練習抓握物品。
- 垂足板:把腳踝固定,讓你讓走路更安心,避免跌倒或姿勢不正確。
- 電刺激:用電流刺激肌肉,幫助肌肉收縮,減少萎縮,誘發動作。
- 鏡像療法:把好手的動作透過鏡子「映射」到患側手,讓大腦以為患側也在動,刺激神經修復。
- rTMS 經顱磁刺激:利用磁場刺激大腦受損區域,促進神經細胞活化和重建連結,促進患側恢復。
👍「方法」決定你的進步要怎麼累積
策略:讓復健自然發生,變成習慣
你可能知道該怎麼復健,但總是做不到按時練習。
「策略」會幫你克服這個問題,讓你能持續復健、不輕易中斷。
先想想「你明知道要做,卻總是做不到」的原因是什麼?
用策略來解決。
► 整天都很忙,想到要復健的時候都要睡覺了?
策略:在環境中加入「提示」,讓自己「看到就想到」
將復健器材放在沙發旁或電視前,讓你自然看到,形成提示。
門上貼「用患手推」、杯子貼「用患手扶」、電燈開關貼「用患手按」
和舊的習慣綁定,定時定點,像是「洗澡前先蹲 10 下」
► 復健太無聊,做幾次就不想繼續了?
策略:讓復健和「愉快」綁在一起。
一邊做復健,一邊看喜歡的節目或聽音樂,像是邊握球邊追劇,復健變成放鬆時間。
加入復健社群,跟其他人一起復健,互相加油,感覺比較有趣。
設定小挑戰,完成就給自己獎勵,例如:「連續 5 天都運動,週末來吃蛋糕巧克力」。
把復健和日常生活結合,每天找一件事讓患手「加一」,當作在玩遊戲
► 復健好難,越做越沒信心?
策略:讓復健「簡單到爆」,進步的感覺能讓人上癮,只要每天有一點成就感,復健就能持續下去。
每次只做 10 下就達標,心情好,多做當賺到。
讓復健工具隨手可得,把 iOpen 或棍子放在床邊或沙發旁,看到就順手做一下,減少「懶得拿」的藉口。
把復健和生活習慣綁在一起,像是「洗澡時練擰毛巾」、「邊看電視邊拉筋」,不用特地找時間,隨時都能練習。
👍「策略」把復健變成習慣,讓你自然而然每天做下去
小結:中風復健的進步方程式
• 「知識」讓你先搞懂中風,才知道該做什麼
• 「心法」決定你是堅持,還是放棄
• 「方法」決定你的進步要怎麼累積
• 「策略」把復健變成習慣,讓你自然而然每天做下去
如果你喜歡這篇貼文,歡迎加入張開 治療師的臉書社群「中風復健知識、經驗與資源分享〡把復健變簡單」。
我會不斷分享中風的知識、經驗與心法,陪你走過中風這段旅程。